健康园地
政策法规
医学前沿
健康教育
用药常识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健康园地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春季养生

发表日期:2019-04-16     新闻来源: 编辑:临海市中医院 浏览量:220

春暖花开,春寒料峭,春季由寒冷的冬季走向炎热的夏季,寒暑交替、阴消阳长,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不注意春季的气候特点,适时养生,便极容易患病,诱发宿疾。

民谚说:“立春一日,水热三分。”立春之日起,东风送暖,自然界气温明显升高。各种细菌、病毒也迅速繁殖,凭借春风四处漫游,传播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脑、红眼病、腮腺炎、麻疹等……

1. 春季注意情志养生,保持心情舒畅,顺应春阳“生发”。

在乍暖还寒季节,享受自然界春阳生发的勃勃生机,长养自己,抵御各种病邪侵害,预防疾病。注意保持情绪安定,心情舒畅,人体“肝气通于春”,肝的功能同春天的树木,喜茂盛发达,枝条舒展,不受任何压抑。情绪异常,郁怒太过,肝气紊乱,会诱发“癫痫”、“精神病”。民谚也说:“菜花香,痴子忙”。 郁怒伤肝,一旦“肝火”萌动,会诱发各种出血症,中风、胃病等。

2.春季重视起居养生,注重时辰调养,

春季宜夜卧早起,子时是指夜里11点-凌晨1点,胆经当令,阳气开始生发,当入睡,如不睡易导致失眠。 丑时是指凌晨1点-3点,肝经当令 ,人体要保持熟睡状态。东晋时的养生家葛洪说:“善摄生者,卧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夜卧”春三个月,万木葱笼,大自然生气旺盛,稍晚一点睡,有利充分享受大自然生气。睡前泡个足浴,“春天泡脚,升阳固脱”,然后按摩足部穴位静静地进入梦乡。清晨,旭日东升,和风送暖,空气清新,“早起”最有利于吐故纳新。

3.春季饮食养生,应遵循“减酸益甘”养阴舒肝的原则

顺应气候养生防病。“肝立春”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红枣,枸杞味甘,促细胞再生,当归,白芍味酸甘。

1、枸杞30g,粳米50g,粥《太平圣惠方》

适应:肝肾亏虚,腰酸腿软,头昏耳鸣,视物昏花,性功能减退,糖尿病。

2、首乌粥:《养生与长寿》

首乌30g,大枣15g,粳米100g

适应:肝肾精血亏虚,须发早白,脱发枯发,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老年便秘,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

3、芹菜粥《本草纲目》

全芹菜150g,粳米200g

功用:清肝胆,降血压,醒脑明目,三高症。

4、黑芝麻粥《本草纲目》

炒黑芝麻粉20g,粳米50g

适应:肝肾精血亏虚,早衰,发白,便秘。

5、菊花粥《老老恒言》

白菊花10g,粳米50g

适应:眼花、目眩头晕,头痛目赤,高血压

6、胡萝卜粥

鲜胡萝卜60g,粳米100g

适应:眼花,夜盲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压,糖尿病。

7、猪肝枣泥粥

鲜猪肝30g,红枣15g,粳米150g

功能:养肝阴,明目健脾,悦颜色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