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
冬病夏治
中医膏方
治未病中心
中医特色护理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中医特色冬病夏治冬病夏治

夏调三伏,养阳固本

发表日期:2023-06-30     新闻来源: 编辑:临海市中医院 浏览量:226
冬季天地闭藏,生机蛰伏,人体阳气也敛藏于内,阳气素虚或阴寒内盛之人若无法抵御外寒,则易诱发冷哮、虚寒腹痛、关节疼痛、宫寒痛经等虚寒类疾病。为防患于未然,医家想到在三伏天借助自然界之阳气补助人体之阳气的方法,达到引阳消阴的目的。即所谓的“冬病夏治”,在夏季的三伏时节正是自然界气温最高之时,同时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寒凝之气最易解之时,借助自然界的“温”、“热”,外用传统中医疗法如穴位贴敷、灸疗等,促进人体温补阳气,利湿散寒,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增强机体的正气,调整阴阳,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然而在进行冬病夏治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全面的了解“冬病夏治”的其中奥妙,才能因人制宜发挥其最大的效应。

三伏贴适应症


三伏贴也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那么哪些病症适合三伏贴治疗呢?



三伏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一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法,选在一年里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以达到补益阳气祛除阴寒的目的。
三伏贴可以益气扶阳、祛阴除寒、化瘀止痛、疏通经络,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内科如冷哮病、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外科如痛痹、着痹;妇科如宫寒痛经;儿科如小儿哮喘、小儿腹泻等。

640.jpg

初  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  伏: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09日

末  伏:8月10日——8日19日


三伏贴的治疗禁忌:

1、因“天灸”膏中加有活血化瘀、芳香辛窜药物,因此孕妇禁用。

2、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及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咯血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天灸疗法”。

3、穴位皮肤破溃、对敷贴药物过敏、皮肤敏感的人群都不适合敷贴。

4、不满2岁的宝宝因为皮肤娇嫩,难以配合,也不适合。

但对于体质阳虚、易感风寒、抗病力低的人群还是比较适合的,如有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者以及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厌食、遗尿的人群。




三伏贴注意事项





一般成人每次敷贴2-4小时,贴好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注意观察贴药局部皮肤情况,注意皮肤感觉,如有不适可立即取下。
小儿皮肤娇嫩,可控制在0.5-1小时左右,以能耐受为度,皮色不红或微红者可适当延长,若宝宝自觉皮肤痒痛不适,或已红肿、起水疱,应立即除去贴药。

640 (1).jpg


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0576—89360376(上班时间)

2.自助机预约:门诊各楼层自助机

3.手机预约:健康台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