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令上看,秋天是五谷飘香的收获季节,也是人们调养身心的大好时节。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秋季养生不仅能防治秋季常见病、多发病,不能增强人体对秋季之后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改善体质。
“燥”是秋季气候的特点。秋燥消耗津液,并从口鼻先行入肺。如果及及时化解,会出现口十口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体重下降、皮肤干燥等现象。因此,秋季的养生主要应从养肺、润肺、补肺入手。
黑、白木耳可以养肺。中医认为,秋季五脏属肺,因此正常体质者秋季一般应以养肺平补为宜。所谓平补,可选择黑木耳、白木耳、银杏、花生、杏仁、无花果、万寿果、乌梅等。
甘蔗、梨清肺润燥。中医认为,有秋燥证象的人,吃点辛味食物可以驱散肺中的郁气。肖肺润燥的食物可选择枇杷、梨、甘蔗、荸荠、橙、萝卜、竹笋、丝瓜、白菜、紫菜、鸭蛋等。
百合、薏米补益肺气。另外,有肺气阴虚证象的人,应辨证予以补气、补阴或气阴俱补。可有百合、薏米仁、淮山药、蜂蜜等益补肺气。引起肺阴虚症状时,可用核桃仁、芡实、瘦肉类、蛋类、乳类等食物滋养肺阴。如伤及胃津、肝肾阴气时,可用芝麻、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阴。
秋季不宜过度进补。虽然秋季是滋补身体的好季节,但是进补也应适量适度。一般不宜食用过于辛辣及腻滞厚味、煎烤的食物,以及鹿茸、牛鞭、红参等大补之物。对燥热者来说,应避免使用性味苦寒的食物,也忌过于辛辣,以免过辣伤津或使寒邪侵肺,导致肺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