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全称支气管肺癌,据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公布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不少城市肺癌已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
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研究证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10倍以上,若再接触有害工种(如锡矿及石棉开采等),危险性可增加20倍以上。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表明,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肺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越高,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英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吸烟5~14支,15~24支,25~49支者,其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5、9.5和16.5。日本统计被动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要高30%。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戒烟可使肺癌发病率下降,吸烟者即使已到中年戒烟,也会减少以后患肺癌的危险。所以,为了减少和预防肺癌的发生,劝诫大家远离烟草。
症状无特异性要特别警惕
肺癌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一般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相类似,但下列症状的出现要引起重视和警惕:
1、咳嗽,尤以干咳为主要表现,有少数痰中带血者更要提高警惕;
2、近期不明原因的消瘦;
3、胸背部出现胀痛或酸痛者;
4、不明原因的男性乳门发育、皮肤瘙痒或关节酸痛者,有时是肺癌的前期症状,要引起重视。
5、不明原因的声嘶或颈部粗大、颈静脉怒张症状出现时,常为肺癌的晚期症状,系肺癌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压迫胸腔内的喉返神经或上腔静脉所造成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6、有时可出现锁骨上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症状;
7、也有因脑、骨、肝等脏器的远处转移出现相应的症状。
早期诊断率低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症、X线和CT检查,最后还要依据纤支镜或肺穿刺的组织活检取得病理诊断才能确诊。对晚期已有锁骨上或腋下淋巴结转移者也可作肿大淋巴结穿刺或切除活检明确最后诊断。
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到20%,原因有:一方面是肺癌的症状往往与一般肺部疾患的症状相类似。所以,对这些症状的出现要提高警惕,尽量做胸部X线检查以及对肺癌可参考的肿瘤标记物检测;其二是有些患者有病不及时检查和治疗,常拖到病重后才求诊,以至耽误了病情,确诊肺癌时往往都是中晚期;第三是有些患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有些肺癌的早期症状缺乏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某些特殊性肺癌不了解。
综合治疗最有效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在拟定治疗方案前,应首先了解病人全身健康状况,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病期等,经全面分析,然后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肺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配合化疗或再加放疗,对中晚期病人可以先化疗争取手术或放疗,对晚期病人只能以放、化疗为主,再配合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手段。
手术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两种。
放射治疗:由于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放射技术的飞跃发展,日益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肺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综合治疗中的组成部分和姑息性放疗等。在综合治疗中放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肿瘤散播的危险性,也可为手术有困难者的肺癌病人先行放疗,待肿块缩小控制一定程度后争取再做手术。术后放疗使得有些因手术不彻底或切缘有癌细胞残留的病人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治疗效果。姑息性放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化学治疗:近30年来,肿瘤化疗发展迅速,特别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根治的报告。对非小细胞肺癌也有一定疗效,已作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主要是辅助或姑息性作用,对中晚期肺癌放疗与化疗的综合应用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可明显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