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发病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膏药帖敷、超声药物治疗、口服药物、静脉用药、牵引、推拿、针灸和小针刀等,主要适用于初次发病或因基础疾病无法施行其他治疗手法的患者。
有时还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经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辅助调理,提高疗效,如寒湿腰痛型、可予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的药物;湿热腰痛型,可予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的药物;瘀血腰痛型,可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药物;肾虚腰痛型,可予补肾止痛等药物;由于患者坐姿时腰椎间盘的压力最大,而平卧位是压力最小,故保守治疗期间,必需绝对卧床休息,等待症状缓解后方能下床活动。
介入和微创治疗适应证范围较广
神经损伤和进行性运动障碍或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可介入和微创治疗。包括注射药物溶解髓核和经皮穿刺椎间盘术(如激光汽化减压术),适应证范围较广。
激光汽化减压术作为微创治疗腰突症的一项热门技术,创伤小、风险低、效果好、恢复快、价格廉。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高科技产品的诞生,越来越多的腰突症患者均可以通过非手术手段达到治愈的效果。但每种技术,均有最适合的疾病阶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成为微创术治疗腰突症成功与否的关键。
常规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常规手术治疗如单纯摘除、开窗、椎板减压、螺钉固定和人工椎间盘置换等。适用于保守治疗和介入和微创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根据椎间盘的突出部位、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椎管的狭窄程度及椎体间的稳定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康复锻炼和术后防护措施
“患者可进行的康复锻炼包括直腿抬高运动、压腿、飞燕、挺腹和游泳等锻炼方法,适用于微创术后和常规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为下地行走和尽早恢复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马医师建议说。
术后防护措施主要包括:①卧较硬的床垫,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②术后下床时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展,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床头站起,上床时相反;③坐位时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与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④起座,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积极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专家提醒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状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此外,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