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政策法规
医学前沿
健康教育
用药常识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健康园地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高血压患者用药禁忌

发表日期:2018-01-02     新闻来源: 编辑:临海市中医院 浏览量:463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患者服药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点:
操之过急:有些人一旦发现血压增高,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因此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其实这样做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如果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不测血压: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时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
降压不“达标”:血压越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越高。2004年全国高血压普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仅为6.1%。因此,实现“降压达标”是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关键。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应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蛋白尿者,血压需要小于125/75毫米汞柱。
擅自停药:高血压病人一经确诊,即应按医嘱服降压药,将血压逐步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如服服停停,不但不能控制血压,还可诱发脑出血并发症。故应坚持在医生指导下:“终生服药”。这对预防和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情绪激动:大喜大悲或动怒,可使体内儿茶酚泌增多,可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等,故高血压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
生活紧张:过度紧张的工作、学习,尤其持续长时间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均可使血压上升,导致病情加重。因此,生活要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进餐过饱:进食过饱,尤其大量进分高脂肪、高蛋白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使腹部膨胀,膈肌位置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出现心慌、气短,同饱餐后肠蠕动增强,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甚至诱发严重疾病。
菜肴过咸:食盐主要是氯化钠,在体内可致水潴留,过多进入人体可导致血容量增加,促使血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限制食盐量,每天以不超过5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