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至成人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最新全球哮喘的创议资料表明,全球约3亿人患有哮喘,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在中国,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调查,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0.11%~2.03%上升到0.12%~3.34%。与此同时,过敏性疾病在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呈增加趋势,其中之一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亦较前明显增多,达10%~25%。研究中发现,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二者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中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有60%,儿童中更高达80%;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者达20%~40%。
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并不可怕,只要通过及时和正确的诊断,进行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可以控制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一样拥有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
哮喘的急救措施
1、吸氧 让患者半卧位,消除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
2、喷雾剂方法 吸入手边备用的气喘喷雾剂。如果病人仅有间隙、短暂的症状,有症状的次数少于每天1次,夜间哮喘症状少于每月两次,可以按需吸入短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也可以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如舒弗美)。如果每天都有症状,夜间症状多于每周1次,哮喘症状影响活动或睡眠,则除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外,还应每日吸入皮质激素,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对吸入短效β2激动剂效果不佳,尤其是夜间症状较明显者,可改成吸入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如吡布特罗、沙美特罗)。对于严重的哮喘病人,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应用丙酸倍氯松或口服皮质激素,口服缓释茶碱,吸入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还可考虑联用抗胆碱能药物。
哮喘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许多食物如鱼虾(海鱼)、芝麻、贝壳类、坚果类、奶制品甚至小麦制品等,可作为过敏原引起哮喘发作。对此,在明确过敏原后,可以通过饮食调控来尽量避免进食相应的食品,或高度可疑为过敏原的食品。此外,有些食物因其性味之偏盛而不同的患者有所宜忌,如哮喘患者常有痰浊内伏之病机,此时不宜食用猪肉、鱼肉或肥甘油腻之品,因其可助湿生痰,此时可多进食萝卜、丝瓜、薏米、柑橘、银杏等化痰利湿之品;对素体有内热或痰热的患者,不宜吃辣椒、花椒、芥末、茴香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因其性温化热,可进食绿豆、油菜、苦瓜、柚子等清热之物。
哮喘患者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除了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他食物忌口,以免失去应有的营养平衡。在哮喘发作时,还应少吃胀气或难消化的食物,如豆类、山芋等,以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一般来说,哮喘患者忌吃(或少吃)食物有鸡蛋黄、公鸡、肥猪肉、羊肉、狗肉、海鱼、蛤类、蟹、虾;木瓜、韭菜、金针菜、笋(或笋干)、花生、咸菜、辣椒、胡椒;糖精、香精、色素、巧克力;雪糕等冷饮、汽水等碳酸饮料、酒、咖啡、浓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