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呼吸抑制:是使用阿片类止痛剂过程中潜在的,后果最严重的副作用,通常发生于第一次使用鸦片类药物且剂量过大的患者,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随着反复用药,这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逐渐减小。当发生呼吸抑制时,应用1·10纳络酮稀释液缓慢静滴,对昏迷患者应做气管切开。
3 镇静和嗜睡:可以发生在第一或反复使用阿片类癌症止痛剂之后,处理方法包括减少个别药物的剂量或拉长给药间隔时间,也可选用血浆半衰期较短的药物。
4 恶心和呕吐:2/3的使用阿片类止痛剂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恶性和呕吐,此时,可选用甲哌氯丙嗪,灭吐灵,维生素B6等药物。
5 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抑制,昏迷,缩瞳和消化道痉挛等,可选用阿片类药物拮抗剂纳络酮治疗。纳络酮能竞争性地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阻断其作用,以清除中毒症状。
6 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在阿片类癌症止痛剂使用过程中可伴发身体依赖和耐药性。这是使用这类药物时正常的药理学反应。身体依赖的特点是,当治疗突然停止时,会出现戒断综合征。耐药性的特点是,随着药物的重复使用,其药效降低,需增加药物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才能维持止痛效果。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并不妨碍鸦片类止痛药物的使用。有研究资料表明 ,大多数患者从首次剂量开始,以后需逐步增加直至死亡。然而有1/3的患者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可维持稳定的剂量,大约20%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求减少剂量。
许多临床经验表明,当有规律地给那些对阿片类药物有效的患者口服吗啡时,不存在耐药问题,当需要增加剂量或改变剂型时,往往是由于疾病进展使疼痛增加,而不一定是产生了耐药性。但阿片类止痛剂的滥用可以增加耐药性发生的危险。剂量过小或按需要给药,将使疼痛持续存在或重新出现,既达不到止痛目的,更易产生耐药性。
7 精神依赖:即所谓成瘾,是一种伴随滥用药物的行为表现形式,其特征是渴望用药和不可遏止地设法获得药品,为了舒服而不是为了止痛。大量临床经验表明,在使用阿片类止痛剂治疗慢性癌症疼痛的患者中,很少发生精神依赖,如有一份资料指出,12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患者中,仅有四例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