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节。按照我国中医的养生要顺应季节的说法,春天就是养肝护肝最好的季节,那么我们如何做才最养肝呢?
虽说春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但是很多人对养肝有很大的误区。
误区一:养肝应该多食酸
中医讲“五味入五脏”,食物中的“酸”与肝对应,想补肝,多吃酸?
酸味入肝是没错,但春季吃酸养肝却是一个误区。对于肝阴虚的人群,春季养肝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使阴血更足。但实际上有不少人是肝火过旺,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易因肝火过旺伤脾,影响胃肠功能。
春季养肝更主张“少酸增甘”。所谓的“增甘”不是多吃甜食,而是指性味甘平、能健脾益气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栗子、大枣、山药等,对于肝火旺肝阴虚的人群都有帮助。
误区二:以形养形,吃肝养肝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是以形补形的食物,比如核桃补脑,切开的胡萝卜就像人的眼睛,可以保护视力,那么是不是吃肝就会养肝呢?
动物肝脏含有丰富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补血补铁等作用。但由于动物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若大量摄入,不但不能补肝,而且会加重肝的负担,特别是对患有肝病的人,容易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甚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
要想养肝,避免这三种伤肝行为
1、喝酒伤肝
酒精在到达肝脏后会转变为乙醛,对肝细胞来说,乙醇和乙醛就等同“砒霜”,让肝功能受损。酗酒还会让肝脏囤积过多的脂肪,增加肝硬化的几率,严重的会引起肝功能衰竭,最后导致肝癌。
2、生气伤肝
中医讲“怒伤肝”,医学临床发现凡爱生闷气发火的人更容易导致癌症。平时要学会自我调控好情绪,心胸开阔,防止肝气郁结。
再者,中医认为“青色入肝经”,多食绿色食物如蒲公英、菠菜等,可舒缓肝郁。
3、熬夜伤肝
肝血充足,才能使百脉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得以濡养。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容易影响三焦、肝胆的功能,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为癌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黄帝内经》中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无春则无夏”,这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春季肝养得好有助于一年的身体健康,大家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