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想让孩子长高,却长期盲目补充钙片影响锌、铁的吸收,导致少数孩子出现便秘、高钙尿症、血尿等。身体缺钙,也影响孩子的健康,比如出现营养性佝偻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出现青少年骨质疏松;有些孩子单补维生素D,不去注意孩子是否钙缺乏,那也效果不好。
儿童补钙篇
人体长高,主要是靠骨骼长度增加,骨骼生长当然需要钙,并且,钙的多少还决定了骨的硬度。但是,骨骼生长不仅仅需要钙,还靠人体获取的多种营养素及内分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等,所以小孩不长个也不是单纯因为钙缺乏。
01
儿童到底需要多少钙?
我国儿童每日钙需要量:
年龄 | 推荐摄入量(mg) |
0~6月 | 200 |
7~12月 | 250 |
1~3岁 | 600 |
4~6岁 | 800 |
7~10岁 | 1000 |
11~13岁 | 1200 |
14~17岁 | 1000 |
从图中可以看出,纯牛奶一般100ml含钙120mg,3岁以内奶量充足(母乳含钙低,所以不包括母乳),一般不会缺钙,但随着年龄增加,7-13岁需钙量增多,很多孩子不喝纯牛奶,相对容易缺钙。
02
儿童钙的来源?
钙主要来源是饮食摄入,含钙较多的食物是纯牛奶、豆类、鱼虾、绿叶蔬菜、坚果等。
儿童膳食指南建议:
① 6个月以内纯母乳的,妈妈可以适量补钙
② 6~12个月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不能母乳或母乳不足时,应以配方奶粉作为代替,每日奶量应达600~800ml
③ 1~3岁儿童每日奶量不少于600ml
④ 学龄前儿童每日奶量400~500ml
⑤ 学龄儿童每日奶量300ml
如果孩子能达到以上奶量摄入的,饮食钙还是充足的,但要注意上面提到的青春期,需要量更高。
03
如何判断钙营养?
1.直接化验血钙能就能判断缺钙吗?
临床上很难通过直接测定血钙来判断钙营养,血钙测定通常不作为钙营养检测的指标,必要时候可检测钙代谢的相关指标,如骨碱性磷酸酶等,可作为营养性佝偻病早期诊断指标,其他如骨钙素、交联N-端肽Ⅰ型胶原等多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
2.定量超声技术测骨密度来判断钙营养靠谱吗?
理论上该项检测反映了骨骼韧性和结构,但实际上,具体操作时因标准参考体系的影响,超声技术测骨密度存在巨大的误差,不能单凭该项轻易判断。骨密度理想的检查方法如双能X线吸收法,具有快速、准确地优点,但有放射性隐忧。另外所以临床上需要判定钙营养,需综合评价孩子的表现、饮食分析等等综合判定。
3.一般来说奶量充足,相对钙缺乏的几率较少,如果奶量不足,仅靠日常饮食很难满足钙营养的需求,适当考虑补钙。
04
如何选择钙剂?
选用原则:首选含钙量高、胃肠易吸收的钙剂。钙剂分无机钙和有机钙。
1.无机钙特点:主要为碳酸钙,含钙高,达40%,口服后溶解时需要消耗胃酸,如果胃病时口服奥美拉唑时,建议选用有机钙。
2.有机钙特点:葡萄糖酸钙(含量9%)、醋酸钙(含量25%)、乳酸钙(13%),钙含量低,但溶解不依赖胃酸。
05
补钙细节:
①牛奶与骨头汤含钙:牛奶每100ml含钙120mg,而骨头汤钙含量是4mg/100ml,所以骨头汤补钙补不了多少钙,反而吃进去更多油脂。
②要想让钙被我们人体更好吸收利用,补钙时补充维生素D才能效果更好。
0 补维生素D篇 01 缺维生素D的危害: 维生素D不足,尤其青春期缺乏,会导致孩子骨峰值量下降,容易增加成年期骨质疏松的风险;另外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风险;严重缺维生素D可致佝偻病等等。 02 哪些情况会容易维生素D缺乏: 1. 出生前母亲维生素D储备不足或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儿; 2. 生长发育太快,相对需求增加,特别是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人生中两大生长高峰; 3. 营养供给不足,母乳中含维生素D少;而且我们食物中含维生素D量很少,正常饮食不能达到人体需要,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太阳光照射皮肤而吸收,现在大多数孩子很少有足够的日光照射,普遍缺维生素D。 4. 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肝肾疾病、肥胖儿童等等。 03 维生素D怎么补? 1.足月儿生后尽早补,每天400-8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每天800IU,连服3个月,后再口服400IU/天 2.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缺铁性贫血患儿,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IU 3.维生素D补到什么时候? 国际上提倡维生素D可以一直补到青春期,有些国家建议: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一生都可以补。如果一直居住在多阴雨、少阳光的地区,可以长期补,如果孩子很少出门户外活动或很少晒太阳的,也可以长期补。如果夏日阳光好,孩子户外活动多,可暂不补维生素D。补“D”的同时,也需要有充足的钙摄入,才能使“D”发挥出作用。 总之,奶量摄入不足或饮食不均或青春期快速长高,需要补钙;维生素D则容易普遍缺乏(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维生素D可长期补充。补钙时不忘补“D”,补“D”时适当补钙,相互促进体内钙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