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秘
怎
么
办
孩子大便好几天才拉一次,又硬又臭,还堵马桶,经常还会腹痛,尤其是跳绳、跑步后就痛,有时饭量也减少,吃几口就不吃了,这些都是便秘惹得“祸”,还有便秘会导致孩子不敢拉大便(肛口会痛、会裂),严重的还会大便时出血。小婴儿大便不拉,也是不舒服的,肚子鼓鼓的,夜间趴着睡,睡觉时常常会翻来覆去,夜间哭闹等。
怎样算便秘?
便秘的诊断,分为2个年龄段(4周岁以下及4周岁以上):
1.年龄4周岁以下(含4周岁)的婴幼儿,至少要符合以下5项条件中的2项,并且便秘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①每周排便≤2次;②有大量粪便堵着、气放不出来(大便潴留)的经历;③排便时有疼痛和困难的经历;④排出粗大粪便的经历;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
2.对于能控制大便的4岁以上的孩子,除以上5项外, 还包括以下2项条件⑥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⑦粗大的粪便堵住抽水马桶。只要7项中有至少2条以上符合,就是便秘。
当然,我们这里的便秘是功能性的,需要排除疾病状态,比如肠道肿物、先天性肠道神经发育问题、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各种疾病,所以便秘的孩子最好能带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排查。
哪些孩子容易便秘?
1.首先与孩子的“吃”有关,小孩一般喜欢口味重、香辣油腻食物(好吃的食物都往往加入热性的辛香的调料),粗粮、蔬菜吃得少,喝水少,易致肠内积滞,食积内热,大便干结。小婴儿也类似,往往吃奶粉的(蛋白含量更高)孩子更容易便秘。
2.其次和孩子的“脾不足”有关,有些孩子面色黄黄的,个子也矮,往往脾虚,肠道无力推动大便运送,大便也不容易拉出来。
3.还有与孩子“精神压力大”有关,小孩子怎么会有精神压力?但实际上家长仔细观察,烦躁、脾气大,或者经常叹气的孩子还真不少,肝郁气滞(肝气不舒畅,影响脾的运行,脾气就停滞),也会便秘。
怎样避开“便秘”的坑?
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做到“两搭配”:①荤素搭配,尽量不吃口味重的、香辣的食物,肉、蛋、鱼虾都可以吃,但每顿总量减少,多吃纤维素:比如蔬菜吃两口、肉类再一口,这样就是很好的“多素少荤”的搭配了;润肠通便的蔬菜如白萝卜、冬瓜、大白菜、黄瓜、油麦菜、韭菜等等。②粗细搭配,如主食中混合玉米、番薯、粟米、黑米、豆类等。上面“两搭配”做好了,大便就容易拉出来;平时“饼干、薯片”等热性零食少吃,水果可以充当零食,能通便的水果如猕猴桃、火龙果、梨、香蕉等。
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的情况下):一般8-12个月开始,于餐后半小时内入厕,5-10分钟/次,1-2次/天。
3. 精神压力大的孩子,需要调节压力,家长减少焦虑、降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适当运动,保持情绪舒畅,有利于肠道气机通畅。
4.平时给孩子顺时针腹部按摩(每天100-200下),有增加脾胃功能、通畅大便的功效。
以上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少便秘,但如果持续严重的便秘,还是需要找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