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疫情形势变化,再次给我们敲响了疫情防控的警钟。为进一步做好隔离人员管控工作,按照市疫情指挥部安排,市中医院医共体负责的临时隔离点升级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接收外地106名隔离人员。3月14日晚上9点早已集齐待命的隔离点医务人员奔赴“战场”。
我是感控监督员
入驻第一天将培训提上日程。根据培训要求走三区两通道流程,指导其他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及注意事项,培训手卫生规范,培训医废收集流程、环境清洁消毒流程,设施物资的配备等。反复走、反复穿脱、反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了与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当天大家不顾饥饿和疲惫忙到了凌晨。
来自总院院感科的工作人员沈海丹说:“我这次是作为一名感控监督员入驻隔离点。但对于集中医学观察点这一词汇,还是不免心生些许敬畏。但很快,忙碌的工作让我的那一丝畏惧烟消云散。”
我是核酸采样人员
3月16日白天紧锣密鼓地做完隔离点的“三区两通道”建设、人员规范操作、设施设备以及物资配备、后勤保障等工作后,16日晚上8点隔离人员被转运至隔离点。在有序引导入住后,医疗队队员又马不停蹄的给他们采核酸,测体温,采集信息。由于人员众多,核对条码信息时思想必须高度集中,才能保证不出纰漏。等采样全部完成已过去4个小时,不少医护人员才发现自己手指僵硬,双腿发麻。期间,他们还要实地跟踪指导消杀人员、保洁人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防护,规范操作。
尤溪分院的核酸采样人员谢鹏锦说,“虽然大家承受着心理压力和身体的各种不适,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最终团结协作圆满地完成当天采样任务。 我们与隔离人员没有太多话语,但有的时候一个手势、一个点头、一个大拇指,一声“谢谢”,足以让我们扫除一身的疲劳。”
面对疫情,还有许许多多的年轻医护人员都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前往抗疫第一线。“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90后医生潘天野说。与之并肩作战的还有来自总院的护士王琴、陶梦凡、顾梦灵。这一个个平凡的名字构筑起的是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市中医院医共体的医务人员们持续奋战、毫不松懈,用中医人的专业和温情守护着集中隔离点,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服务大局的坚守和担当。相信寒夜总会过去,黎明带来曙光,我们终将摘下口罩拥抱更美好的明天。